近日,由北京大學陸克定研究員等人編著的《大氣復合污染的形成機制與健康效應》由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近日,由北京大學陸克定研究員等人編著的《大氣復合污染的形成機制與健康效應》(以下簡稱本書)由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出版發行。本書是“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中國大氣污染成因、控制技術與集成示范叢書”(以下簡稱該叢書)的第一部,該叢書由郝吉明、張遠航、劉文清3位院士牽頭主編,是對“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以下簡稱大氣重點專項)的成果提煉與總結,也是反映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領域高水平、新進展、重大突破的學術專著。
本書對大氣重點專項中“霧霾和光化學煙霧的形成機制”與“大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兩個指南方向的總體研究進展和標志性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提煉和集成分析。通過文獻綜述、專題學術研討和數據交流共享等方式對標志性研究成果進行了匯總提煉,構建了用于大氣化學反應機理檢驗和開發的閉合觀測數據集、基礎理化參數數據集與適用于我國人群特點的污染物健康效應的暴露-反應關系數據集,對硫酸鹽和硝酸鹽的生成機制和關鍵通道進行了集成分析。開展了大氣復合污染形成機制與效應的綜合評估構建了首個適用于描述我國大氣復合污染過程的新型大氣化學反應機理(MAPC),歸納整理了我國典型城市群大氣重污染形成的氣象機制:綜合化學和氣象機制的最新認識,提煉了我國典型城市群區域大氣復合污染成因的科學共識。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大氣氧化性調控的二次污染防治思路。
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標準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是黨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北京大學將面向“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領域和關鍵任務的科技需求,面向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緊密結合生態環境保護中心任務,重點圍繞PM2.5和O3協同防控等領域,持續攻關,準確把握問題成因機理和內在演變規律,夯實科學治污基礎,提升精準治污能力,同時不斷推進國家環境保護大氣臭氧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建設,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北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