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2023年第7期刊登的《污染場地風險管控環境經濟政策作用路徑與體系構建》一文,從對環境經濟政策的作用機制分析入手,提出從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出發,按照“防、控、治、管”的思路,在場地污染預防與調查、污染場地風險管控與效果評估、污染場地治理修復、污染場地監管和再利用四個階段納入多樣化、差異化的經濟激勵政策工具,形成稅費、補貼、價格、交易等多種手段組合的污染場地風險管控環境經濟政策體系。
長期以來,我國以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污染的制造業和礦物開采業為主的產業發展模式實現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環境污染和土地再利用安全問題,遺留了大量存在潛在污染隱患的場地,環境風險和土壤、地下水安全隱患突出。隨著“退二進三”和“退城進園”等政策的實施,我國工業企業搬遷、污染場地修復及再開發等問題逐步凸顯,遺留了大量存在潛在污染隱患的場地,亟須加快污染場地風險管控的環境經濟政策探索與創新?!董h境保護》2023年第7期刊登的《污染場地風險管控環境經濟政策作用路徑與體系構建》一文,從對環境經濟政策的作用機制分析入手,提出從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出發,按照“防、控、治、管”的思路,在場地污染預防與調查、污染場地風險管控與效果評估、污染場地治理修復、污染場地監管和再利用四個階段納入多樣化、差異化的經濟激勵政策工具,形成稅費、補貼、價格、交易等多種手段組合的污染場地風險管控環境經濟政策體系。